基地首页  基地活动  基地情况  科研课题  学术交流  学术论文  学术著作  决策咨询  获奖成果  数据统计 
创新智能课堂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教育
2025-03-12 12:31     (点击: )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文件精神,推进湖南省人工智能条件下教育社会实验工作,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路径。3月7日下午,湖南省智能课堂与教育大数据研究发展中心专家团莅临祁阳市组织召开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观摩与座谈会,湖南省智能课堂与教育大数据研究发展中心秘书长胡少云、湖南省计算机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主任王劲松、工作组成员钟敏、邓超明、匡刚林老师、祁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恩鹏,党组成员、副局长邓振宇,教育局教育数字化负责人,长沙市楚怡学校校长和业务领导,永州市映山小学数学教研员以及祁阳市21所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长、业务校长4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IMG_0581

活动伊始专家团和人工智能试点学校校长一行来到了茅竹镇英才完小,共同观摩祁阳市“教育数字化“极简”应用、助力乡村教育”暨人工智能教育场景应用现场。介绍了学校推进教育数字化“极简”应用实施情况,展示了祁阳教育数字化“极简”的“双师课堂、同步课堂和数智课堂”教学应用场景。当前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成为乡村学校在资源不足、设备不全的背景下拓宽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为课程教育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24fa0f77e29b748fbd2310aab04e5926

IMG_0601

IMG_0606

课堂观摩后,大家集聚祁阳市教育局三楼会议室,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观摩与座谈会座谈。会议由祁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振宇主持,座谈会上,祁阳市教育局数字化推进办负责人周建军就《教育数字化“极简”应用模式的“双师课堂、同步课堂、数智课堂”建设策略》进行汇报,探索基于deepseek背景下生成人工智能融合乡村学校课堂教学的典型做法。祁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恩鹏对《数字赋能、赋能乡村教育发展》的经验进行分享,分析教育数字化“极简”模式的内涵、探讨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师发展、课堂教学和学情分析的教育教学实践,强调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教育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工作组匡刚林、邓超明老师分别解读了《关于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相关政策,分享了长沙市雨花区人工智能教育区域优秀案例,胡少云秘书长充分肯定祁阳市教育数字化“极简”应用模式,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典型做法,特别在近年来创新开展“双师课堂、同步课堂、数智课堂”的“三个”课堂,充分展示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课程资源的有效应用和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的创新应用,建议作为全省的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向国家层面推介和凝练成果。

湖南省计算机学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主任王劲松对本次座谈会总结发言通过课堂观摩与集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梳理了祁阳教育数字化"极简"应用模式的创新实践。为构建了可推广的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范式。通过"平台资源+智能工具+教学创新"三位一体架构,打造出具有普适性的极简应用模式。特别是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创新应用方面,形成"双师课堂"标准流程与评价体系,其"主辅协同、分层适配"的实施策略在全省具有示范价值,为全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探索出一条新的实施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310141525


上一条:衡南县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交流会
下一条:关于推进“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
关闭窗口



BDICSU.EDU.CN
联系电话:0731-88879402
联系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岳区岳山南路932号
Copyright 湖南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 AlI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登录| 院长信箱( dsjxz@ csu.edu.cn )
访问量统计:348